智能云桌面:推动企事业单位信息化向国产化、标准化、智能化转型的工程化方案

随着数字化工作形态的演进与信息安全治理的强化,传统的桌面交付与环境维护模式已无法满足企事业单位在成本控制、合规审计、研发效率和国产化转型上的新要求。软件环境分散、版本不可控、运维成本高、人为配置错误频发,这些问题直接消耗组织的研发与管理资源,阻碍业务创新与敏捷交付。智能云桌面应运而生,它不是简单的桌面虚拟化产品,而是以容器化、镜像化、模板化为技术路径的工程化生产力平台,旨在把复杂的环境运维工作抽象为可复用、可审计、可回滚的交付单元。

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尝试——“项目管理系统”的诞生

过去的开发模式几乎完全依赖“项目制”运作。项目往往源自高层决策,以任务形式层层下达到各教员或技术负责人手中。为了按时交付成果,需求往往在极短时间内仓促编制,缺乏业务价值与逻辑一致性。真正的需求常常在开发中才逐渐显现,结果导致文本需求与实际需求长期对立。开发者被迫在“合同验收系统”和“实际可用系统”之间艰难取舍,甚至要开发两套系统去兼顾双方。这种模式下,时间、人力、成本都被严重浪费。

在银河麒麟容器里落地 Selkies WebRTC:从 VNC 的孤岛,驶向低时延的海

在已构建好的 kylin:ukui-vnc-slim 基础镜像上,植入 Selkies(portable 形态),通过 WebRTC 把容器里的桌面“零厚度”地投递到浏览器端,获得更低时延与更稳定画质的交互体验。
VNC 是一条老路,Selkies 则像一座新桥——以 GStreamer 为梁、以 TURN 为墩,在网络的风雨里仍然稳固地把人和系统连接起来。

为什么讲道理作用不大?

“道理人人皆知,行之不易者,非理之弱,而是心之贼未除。”
今天偶然翻到曾仕强教授的一段讲座,点开后却发现,播放量寥寥,关注者亦不多。一时间,心中浮现出一丝怅然,也引发了我一连串的思考。

发布公益服务:语录

我开发了一个免费的公共服务,名字很简单:语录。

它不是为了商业,不为名利,只是为了回应内心深处那一点不肯熄灭的愿望——

愿为天下守一盏灯,微弱却真诚,照亮迷失者的方向,温暖每一个沉默灵魂的夜晚。

圣言无解,道在心源

圣人的话,不是可以解释的教条,不是可以套用的标准答案。它如夜空繁星,遥遥指引,却不替你丈量脚下的路。试图解释,便落入语言的陷阱,一旦以话语为之设限,便失了本心之灵动。真正的领悟,是在无声中悄然展开的,如风过林梢,如露润心田。它无需解释,一旦动念解释,便是以今我之狭见,欲度古圣之深意——终究未免画地为牢,自误误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