关于“利他”价值观的讨论

我们公司的企业价值观是“利他”。这个词已经深入公司每位员工内心,因为我们要求员工牢记企业价值观,对于这样的价值观,平时既有茶余饭后的讨论,也有领导对员工的提问,这样的环境下记住这个词汇并不难。就像被铺天盖地宣传的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样,“富强、民主、文明、和谐;自由、平等、公正、法治;爱国、敬业、诚信、友善”,这一点毋庸置疑,我们可以记得住。但是仅仅记住有什么意义呢,社会主义价值观熟记于心,但是我们社会真就像它描述的那个样子了吗,我们更多的是把这种价值观当成一种愿望。愿望要被实现的,他是表象而不是原因。(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原因吗,它是一种表象,“利他”是原因吗,它也是一种表象。)如果我们只强调表象,从来不去研究产生这种表象的源头,那整个社会必然是迷茫的状态。就如社会主义价值观一样,让人一言难尽。我们团队也不例外,如果只是强调“利他”作为我们团队行为规范外的在表象,而不去研究这个行为规范外在表象是如何产生的,那这个价值观就会没有根基,极易被颠覆。因此我们今天的讨论就很有意义,“利他”这样一个价值观作为外在表象是如何形成的。

(扩展:以下内容可能造成困惑,建议读完全文后有疑问再返回这里读下面的文字。

这里有可能会一个问题,价值观是结果还是原因,马克思在《资本论》中强调,劳动是价值的唯一源泉。同样,价值观也源于劳动和人类的社会实践。在人类改造自然和社会的过程中,人们的观念和意识逐渐形成,这包括道德、文化和价值观念。这里有人可能有疑问,“利他”我们的行为准则,公司和公司里的人只要做到“利他”公司才可能发展壮大。这里强调了“利他”作为原因,但是按照因果论,一个是事物,它是之前事物的果,是它之后事务的因。按照这个逻辑,我们此次讨论更倾向于讨论产生“利他”这个结果的原因。)

既然我们的企业价值观和社会主义价值观是美好的愿望,我们必然要讨论这种愿望被提出的背景,这样有利于我们更深刻的理解这些价值观。这种价值观愿望的背景我想可以用一句话概况,那就是“越缺什么,越强调什么”。90年代和世纪之初是我们国家高速发展的时期,我们经济实力提升了,但是人民并没有获得幸福感,社会上充满各种信任危机,对社会真实的写照就是“法制不立,秩序混乱;各图侥幸,群情不安。”当社会上食品安全,诈骗,跑路,冷漠等各种令人瞠目结舌现象不断出现,世风日下人心不古,我们就知道我们依然活在水深火热之中,只不过评判社会发展的标准被定义为了GDP,为此官方看到GDP增长就说我们社会是进步的,一切社会的问题都被GDP的增长掩盖了,为此一片欣欣向荣的场景内部却是一片哀嚎。我党肯定知道这个问题的严重性,也深刻的知道经济虽然发展了,但是落后社会精神文化未来一定制约经济的发展。为此提出了社会主义价值观,希望重塑我们的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。这就是所谓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辅相成。所谓生产力就是经济、技术,生产关系就是制度、文化。为什么我们社会的精神文化生活会衰落,这是个复杂的话题,展开讨论可能要花很长的时间,也不是我们今天的主题,为此我们简短的给个结论,那就是原有的信仰夭折,新的信仰没有树立起来,我们成为了一个没有信仰的民族。

原有的信仰是什么,就是以儒家为首的中国文化,儒家文化的核心是什么,是天下关怀,“为天地立心、为生民立命,为往圣继绝学,为万事开太平。”著名的横渠四句,现在被冠以假大空的名号了。因为读到横渠四句我们每每会想,这什么意思,这能给我带来多少钱,做到这四句话的人是不是腰缠万贯了?普遍的拜金主义和利己主义。

中国文化包括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,他们精神内核上是一致的,道家讲“于民修养,无为而无不为”。佛家讲“无二相,无我相众生相,无分别心”,没有分别心也就是天地与我一体,吾心便是宇宙,宇宙便是吾心。都是以天下为己任的思想。(佛家和道家差点意思。但是儒家是粮食,佛家是药,道家是艺术,人吃五谷杂粮没有不生病的,为此儒释道三家不分离。)

这样的中国文化做为人民信仰夭折了,注意夭折这个词。(这里不解释了。)

这样的信仰没有了,取而代之的利己主义。我们以某件事是否对自己有利来考量这件事是否值得去做。因此在这样一个背景下,我们提出了“利他”这样一个企业价值观。正是因为我们社会缺失了这一块。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,也越来越做不到天下关怀。但是我们又深知我们公司和民族的希望做到“利他”。我们在想,改变世界很难,能不能先改变我们这个小集体,慢慢来。可见“利他”价值观的提出是有他神圣的意义的。

以上我们讨论了“利他”价值观被提出的背景,我想我们也认识到“利他”这种品质的珍贵,但是如何才能做到“利他”?我们把“利他”当成口号,呼喊它,认识它,理解它。但是光认识的有什么用呢。马克思说的好,重要的不是认识世界,而是改变世界。口号是不能改变什么的。这里依然要@一下社会主义价值观。

怎么做,其实古人给了我们现成的答案,那就是“格物、致知、诚意、正心、修身、齐家、治国、平天下”,四书之首《大学》。我们来推理一下,“利他”利到最后一定是天下关怀,天下关怀就是平天下,使天下太平。以下是《大学》原文,大家一定都会背诵。“大学之道,在明明德,在亲民,在止于至善。知止而后有定,定而后能静,静而后能安,安而后能虑,虑而后能得。物有本末,事有终始。知所先后,则近道矣。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,先治其国;欲治其国者,先齐其家;欲齐其家者,先修其身;欲修其身者,先正其心;欲正其心者,先诚其意;欲诚其意者,先致其知。致知在格物。物格而后知至,知至而后意诚,意诚而后心正,心正而后身修,身修而后家齐,家齐而后国治,国治而后天下平。”

这段话很好理解,核心在于一个开始一个结果,开始是格物致知,结果是平天下。

《大学》是以前我们中国人必读的典籍,从小就被培养,可见中国人都有天下关怀。我们知道四书五经蕴含了深刻的道理,说天理也不足为过。天下太平是我们的终极追求,“利他”就是实现终极追求的开始。因为“利他”的最终结果就是平天下,平天下是从格物致知开始的,可以推理出“利他”的起点就是格物致知。那么我们就要解释下格物致知了。

什么是格物致知,两个伟人都给了答案,一个叫朱熹,一个叫王阳明。朱熹的解释被后人认为是不合适的,万事万物向外求,是利己主义的起源,我们就不说了。现在大家都比较认同王阳明的解释。王阳明的解释是:“格者正也,物者事也。”格物就是“正事”,“正事”把事情做好,做对,怎么叫做好做对,就是要体现格物致知的 “致知”,“知”是什么,是良知。我们连起来,对格物致知的解释就是:“所做作为是良知的体现”,这才是格物致知的正确解释。“所做作为是良知的体现”这叫什么,知行合一。王阳明的学问的核心是什么,心即理,知行合一,致良知。这就串起来了,良知就是本心,本心就是天理(这是孟子说的)。所以格物致知,还可以解释为按照天理做事,使自己做的事情成为天理的呈现。按照自己的良知做事,使自己的做的事情是良知的呈现。你的意是诚的,心是正的,然后家族里的人都会效仿你,向你靠拢,这样的家族的力量和高尚的德行可以把国家治理好,国家治理好了可以影响天下,以至于天下太平。所以一切的根本就是格物致知,就是按照良知把事情做好,事情是良知的体现。

所以体现“利他”,实践“利他”这个价值观是符合天理的,“利他”就是天理的呈现。这个需要大家好好感悟。

人人都有良知,良知即是天理(王阳明和孟子所说),如果所作所为是“利己”而不是“利他”,那么良知就被遮蔽了,所做作为就不是天理的体现。但此时良知和天理也只是暂时遮蔽而已,它依然存在(为什么存在,人性本善。这个讨论不展开,喜欢研究的可以看我博客),为什么会遮蔽,因为我们向心外求利益追求安逸,而不向内心求明心见性。一句话起了恶念。向外求,所求皆苦;向内求,有求必应。这时候就要“时时勤拂拭,莫使惹尘埃”,这是神秀的方法,虽然神秀境界不高,对相对于我们来说很高了,这个方法在特定的情形里是可行的。拂拭的是我们的心,拂去的是追逐名、利的念,回归我们的信仰,天下关怀,也就是“利他”。而且在这个过程中还有意外收获,那就是心安(这个也不展开说,我博客上有说明)。

通过以上的分析推理,我们有了一个结论:向内求,求明心见性,求天理呈现,天理呈现时就是“利他”呈现时。

这里说一下“向内求”意味着什么,它至少包含了两个层面的意思:1、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。2、靠自己。其中做到了第一点,第二点自然而然做到。我们讲出门靠朋友,在家靠父母,我们习惯了靠别人,靠政府,靠公司,反正就是不想靠自己。然而实际情况是我们通常抱团取暖,你能依靠别人的时候你身上一定有能让别人依靠的力量,这力量来自于自己不断提升修养和能力。而且我们公司作为软件开发公司在社会上扮演的角色就不断的创新,推动信息化发展,这就是我们的追求的力量。这符合天理。

总结一下,“利他”是我们公司的企业价值观,它是我们美好的愿望,是我们的行为表象,如何做到“利他”就是格物致知,就是把事情做对、做好,让事情成为良知和天理的表现,知行合一。时常反思自己,把遮蔽自己本心和天理的东西擦拭掉,向内求,靠自己。作为程序员和公司员工,我们如何把事情做对、做好,就是不断的提升自己的能力,这是社会对我们这个岗位的要求,我们要符合天理。不断研究新的技术,不断突破自己,从自己的本职工作做起,做好,以至于影响周围的人,使我们公司的人向你靠拢,公司凝聚力不断增大,影响力不断增加,逐渐影响行业,以至于国家和天下。

这就是我们对“利他”这个价值观的理解,他不是空洞的口号,不是不切实际的要求,也不是不可能达成的目标。只要在自己的岗位上做好、做对自己的事情,呈现最朴实无华的天道,提升自己的修养和能力,知行合一就行了。如何提升修养,多看看中国历史和文化。如何提升能力,多学行业知识。当然最重要的是实践。

发表回复

您的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